江西 公司于2011年6月注册并入驻九江开发区出口加工区区外,经过短短5年的发展,企业不仅成为开发区新材料的龙头企业之一,而且于2015年10月27日完成全国中小企业股份转让系统挂牌,实现了我市企业在“新三板”市场上零的突破。
在历经世界经济下滑的大形势中,在国内电子布市场整体不景气的大环境下, 却实现了逆势突围,经营业绩大幅提升,并在资本市场上获得突破。他们是怎么做到的?这对我市其他中小企业的发展起到很好的借鉴意义。
采访中,浔阳晚报记者获悉, 的成功在于创新,主动适应国家经济发展的新常态,以创新思路破解发展难题,通过科技创新、市场转型、新品研发、生产技改、资本上市等一系列措施,推动了公司快速发展。“早创新早主动,早创新早受益。”这正是企业发展的真实写照。
翻开 2015年业绩表,可以看到发展数据一路飘红。2015年营业收入70528226.26元、营业利润604736.84元、净利润5016145.99元,分别比2014年增加147.98%和222.36%。经济效益的“井喷式”增长,得益于企业坚持创新驱动发展的模式。
在科技创新中,公司采用成熟的喷气织机技术,成功掌握了玻纤电子布整经、织布、后处理的全部工艺技术及“日东纺”浆料配方体系,有效避免了毛羽量、纱线蓬松性、纱线宽度等众多指标上的缺陷,同时采用水针刺开纤模式,最大程度上保证了产品的含浸性和树脂亲和度,极大地提高了产品品质。
公司在生产常规1270-210电子布的同时,积极更改生产工艺,研究开发电子布新品种,向高端市场进军,成功生产出7628HPST系列新品种电子布,新品种毛利率达到50%左右,比原有电子布产品毛利率(约15.60%)高34.4%,适应了市场的需要,新品种产量逐步上升已占到总产量的5.6%以上。
公司拥有的现代化印制线路板用玻璃布生产线的主要设备均来自美德两国,为更合理利用设备,公司2015年投入了600万元围绕产品质量提升、节能降耗等方面进行了18项技改,重点对后处理设备改造:FN发送装置、FN含浸挤压装置、FN烘干炉、卷取纠边装置、KH烘干炉、焖烧炉等改造,取得了节能20%以上的改进效率,极大提高了产品品质。
立足当前,面对未来,如何有效提升品牌知名度并借助资本市场解决企业未来发展的资金需求是企业发展的当务之急。公司借助国家“新三板”的扩容政策,大力推进企业到“新三板”挂牌进程,最终,在省、市、区相关部门的大力支持下,在中信证券、省高投等中介机构的共同努力下, 于2015年9月24日正式收到全国中小企业股转系统公司发来的挂牌确认函。 在“新三板”成功挂牌,成为我市首家注册地在九江的“新三板”挂牌企业,这是公司发展进程中的一个重要里程碑,也是我市2015年的一件大事。今后,公司计划投建二期项目,主要生产更高规格的2116电子布,进军手机终端、交通运输设备、航空航天设备等市场,进一步抢占高端产品市场。
的发展路径从小到大、从弱到强这正是创新的结果,只有创新才能使企业立于市场,只有创新才能激发活力,盛祥发展的历程可对我市中小企业的发展起到很好的借鉴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