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投资股票平台
'new_thinking': \"自视甚高的韩国一向以攀比为乐,在航母领域也不例外。眼看着中国航母的不断增长,韩国在五年前便开始酝酿建设轻型航母。尽管这个梦想极为强烈,并且展示了多个模型成果,但由于缺乏资金支持,始终未能付诸实践。
然而,最近这一话题终于有了明确的结论。韩国海军在国会的研讨会上宣布,将于2030年左右启动“多域有人、无人混合战斗指挥舰”项目,旨在以此为核心组建未来海上战斗群,来应对日益复杂的海战局势。换句话说,韩国决心开始建设一种具有无人机功能的航母。
这一战斗指挥舰的构想,实际上是在对原本的轻型航母项目进行调整后提出的。与传统的有载机航母不同,这艘船将以无人机为主,预计总成本为19.2亿美元,排水量不低于3万吨。这一构思的理念,与中国的076两栖攻击舰相似,尽管076舰的首舰——四川号预计在明年服役,而韩国的航母则可能要等到2035年才能投入使用。
展开剩余75%在此次研讨会上,韩华海洋公司和HD现代重工集团分别展示了各自的设计方案。前者提出了3万吨级的构想,而后者则设计了一个4.5万吨级的中型航母方案。两者均计划采用先进的电磁弹射器。
为了推动韩国海军尽早下订单,现代重工集团不忘提醒韩国海军,中国在航母发展上已遥遥领先。中国目前拥有三艘航母,未来计划增至六艘;而日本也已有两艘航母。通过这一对比,现代重工意图告诫韩国:不仅要关注朝鲜的威胁,更应放眼周边国家的航母力量日益增强,尤其是中国已经下水了全球首艘配置电磁弹射器的无人机准航母四川舰。因此,建议韩国海军应从轻型航母起步,逐步过渡到中大型航母的开发路线。
韩国海军对这一建议提出了顾虑,主要集中在舰载机问题上。毕竟,光有一艘船是不够的,舰载机才是航母真正的战力体现。为了弥补这一短板,韩国海军计划初期在新航母上部署专用于海上巡逻的无人机,并逐步扩展机型和数量。初期将主要用于侦察与监视任务,随后逐步扩大其作战功能。韩国海军认为,能够替代F-35B的高性能作战无人机将是关键,预计在2040年左右,能够开发出具有独立执行海上作战任务能力的无人机。
除了新航母之外,韩国海军还计划对现役的两艘两栖攻击舰——独岛号和马罗岛号进行改进,使其具备起降无人机的能力。这意味着,未来海上战斗群将以新航母为核心,并与改装升级后的两艘攻击舰一道,共同担负指挥任务。同时,宙斯盾驱逐舰、潜艇、无人航空兵力、无人潜航器以及无人水面舰艇等也将加入战斗群,构成一个完善的海上战斗体系。通过构建这一混合作战体系,韩国海军将能够充分利用大规模无人装备,改善未来战力的运用环境。
韩国航母的发展历程是一个充满犹豫的过程。其实,韩国不仅具备相关的建造技术,且也有能力承担巨额的成本问题,但决策往往缺乏清晰的战略需求,且在多次战略调整中有所偏离。韩国海军多年来致力于通过发展以轻型航母为核心的作战编队,增强远海作战能力,应对日益复杂的海上挑战。
然而,这一雄心并不完全符合韩国的战略需求,且国内政权的不稳定性和预算问题一直困扰着航母项目。更为复杂的是,舰载机的选型问题频繁变化,使得航母项目一直未能取得实质性进展。事实上,类似独岛级这样的两栖攻击舰,虽排水量不到两万吨,但具备一定的投送能力,足以满足韩国海军的需求。因此,继续发展航母似乎成了一个不切实际的选择。此前,韩国曾否决了独岛级的3号舰和4号舰方案,进一步验证了这一观点。
尽管如此,韩国海军选择将航母的发展转向“有人与无人结合”的协同作战形态仍值得肯定。现代重工和韩华海洋公司尝试了多种创新型设计,力图突破传统航母的局限性,开辟低成本、高灵活性的作战模式。这不仅体现了韩国在科研方面的实力,也是一种有益的前瞻性探索。
通过多年的试探与调整,韩国海军终于在航母应用模式和战略部署方面找到了自己的定位。\"
}
发布于:天津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