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世界经济正面临单边主义抬头的严峻考验,美国“对等关税”政策加剧了世界格局走势的不确定性。2024年股票如何用杠杠杆,深圳进出口总值达4.5万亿元,继2014年之后再次成为“中国外贸第一城”。连日来,羊城晚报记者在采访中了解到,近年来深圳外贸行业在市场、服务、科技三方面持续开拓和创新,堪称应对相关不确定性挑战的“三重密码”,表现出外贸“突围”的强劲韧性。
市场突围
不断开拓新兴外贸市场
近日,一辆载着汽车车灯、铝车轮、车身钣金件等小鹏品牌汽车零配件的跨境货车经海关查验无异常后,正通过深圳皇岗口岸快速出境。“近年来,随着新能源产业在全球市场的迅猛发展,中国新能源汽车‘踏浪出海’,也带动了汽车零配件的大量出口。”小鹏汽车物流业务负责人如是表示。
据统计,今年以来,皇岗口岸验放出口保险杠等机动车辆零件722.1万美元、照明装置75.5万美元,产品覆盖日本、墨西哥、东盟和欧盟等多个国家地区。
深圳海关公布数据显示,2025年一季度,深圳港外贸集装箱吞吐量达到788万标箱,同比增长19.6%,创下同期历史新高。其中,深圳盐田港完成集装箱吞吐量370.8万标箱,同比增长22.4%;货物吞吐量2235.2万吨,同比增长23.5%,实现首季“开门红”。与去年同期相比,深圳港国际班轮航线增加了14条,总数接近300条,覆盖全球100多个国家和地区的300多个港口。这一广泛的航线网络,使得深圳港的集装箱吞吐量和全球辐射能力在大湾区港口中稳居首位。
深圳外贸“开门红”得益于不断开拓新兴市场,为深圳外贸稳增长提供重要支撑。数据显示,广东省2024年对美出口比重已从历史高位降至16.10%。此消彼长,如今,东盟已是深圳第一大贸易伙伴,2024年进出口7515.5亿元,增长22.3%。中国则连续16年保持东盟第一大贸易伙伴地位。当前中国-东盟合作已迈入全方位升级阶段,在全球贸易环境面临关税壁垒加剧、供应链重构的背景下,双方合作正从基础设施"硬联通"到数字规则"软对接",从传统贸易到绿色智造,双方正共同书写区域经济一体化的新范式。
在深圳外贸企业的全球化布局中,“市场重构”正成为破局标配。借势“一带一路”开拓新蓝海,深圳外贸企业正构建“数字物流+陆海双通道”立体化突围体系。2013-2024年深圳与“一带一路”共建国家进出口总额累计突破10万亿元,年均增长8.3%。
服务突围
“百场对接会”等帮企业找市场
中国拥有14亿人口的超大规模市场,这是抵御外部冲击的“压舱石”。数据显示,今年一季度,我国制造业销售收入同比增长4.8%,占全国销售比重达29.1%,较上年同期提高0.8个百分点,为经济持续增长提供重要支撑。
为企业找市场,深圳快速启动了“百场对接会”等帮企业找市场的系列活动。4月15日,深圳市工业和信息化局、深圳市中小企业服务局联合深圳市商务局主办“携手共赢”内外贸一体化拓展市场对接会。天猫国际、京东集团、华润万家、苏宁易购、天虹数科、美团、盒马、小虎奕循科技、物美集团等11家国内零售批发龙头企业及头部电商平台、70余家深圳重点制造业企业和相关协会代表参加活动。
天猫集团结合设在深圳的线下选品中心加强产品数字供应链支持,阿里淘工厂提供新商流量扶持,为新入驻商家提供启动流量支持佣金激励,降低内贸转型成本助力商家快速起量。各电商平台纷纷表示,将借助电子商务直联供需的优势,推出订单直采、外贸专区、流量支持、绿色通道、供采对接等便利化措施,让优质深圳制造业产品快速走进国内大市场。
“我们希望打通制造业和商贸流通销售渠道,深入推进‘内外贸、产供销、上下游’一体化发展,打造全新的企业服务体系。”深圳市工业和信息化局相关负责人介绍,希望借助对接会,让零售批发及电商企业利用各自渠道政策优势帮助深圳企业扩展内销路径,也希望深圳制造业企业根据平台指引,把高品质的商品推向国内,把握住拓展国内市场的良机。
记者从深圳市商务局获悉,该局正在完善内外贸商品评价体系衔接,进一步拓宽“圳品”品类,增强零售批发、会展政策支持,促进内外贸市场渠道对接,以多方协同赋能的确定性应对国际市场的不确定性。
有着”纸黄金“之称的RCEP出口原产地证书的含金量持续提升。今年一季度,深圳海关共为关区出口企业签发中国—东盟自贸协定原产地证书4.1万份,货值144.4亿元,同比增长36.4%,享惠企业数量2000余家。凭借RCEP出口原产地证书,出口商品在进口国可以享受关税减免,从而降低企业的出口成本,提高产品的国际竞争力。
为推动企业拓展更多的国际新兴市场,深圳市物流与供应链管理协会将于6月在泰国举办“出海东盟博览会”,推动中企融入东盟-欧美产业组织与供应链,帮助企业借助“出海东盟博览会”走进东南亚,寻找全球市场新商机。
科技突围
加大科研投入,提高产品竞争力
科技突围是产业升级的核心驱动力,以华为、腾讯等为代表的企业在通信技术、人工智能等前沿领域加大投入,提升关键技术水平,在降低对进口技术和零部件依赖的同时,也能够提高自身产品的不可替代性,以差异化竞争取代价格竞争。
4月10日,华为公司常务董事、华为云计算CEO张平安在华为云生态大会2025上公布了AI基础设施架构突破性新进展——推出基于新型高速总线架构的CloudMatrix384超节点集群。在全球,华为云开服节点已经覆盖了全球33个地理区域,96个可用区,在中国也完成了贵安、乌兰察布、芜湖三大云核心枢纽布局,这也是目前全球最大规模、最新技术、最高规格的数据中心与算力中心,通过这些布局华为云实现了国内30ms,海外50ms时延圈,构建全球存算一张网。
4月16日,大疆发布首款大型行业无人机探照灯及喊话器,禅思S1、禅思V1。两款产品广泛应用于公共安全、应急救援及基础设施巡检等领域。大疆通过技术创新,进一步提升了行业无人机的实用性和可靠性。
4月15日,腾讯投入100亿元的“新基石研究员项目”第三期开始申报。项目设置数学与物质科学、生物与医学科学两个领域,并鼓励学科交叉研究。入选的科学家,实验类的每人每年将获得不超过500万元资助,理论类的每人每年将获得不超过300万元资助。
近年来,“科技含量高”成为深圳外贸产品的突出特点。2024年,深圳外贸的新产品、新业态、新品牌不断涌现,新能源汽车、工业机器人、无人机等高科技属性新产品加速出海,外贸“含新量”不断上升。
数据显示,2024年,深圳战略性新兴产业相关产品出口快速增长15.1%,无人机出口145.7亿元,增长19.6%,规模全国领先。锂电池、电动汽车、光伏产品等“新三样”产品出口996.9亿元,增长11.5%。
当前,加大研发投入,不断推出创新产品,提高产品附加值,调整出口市场,拓展新兴市场,不断完善全球产业链供应链布局,已成为深圳企业的共识。
文|记者宋王群股票如何用杠杠杆